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炎黄子孙历来都重视,临近过年,大家便开始紧落密鼓的筹划准备。作为地戏传承人陈先松,为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热火朝天的景象凝聚了屯堡特有的民俗风情。
陈先松是土生土长的屯堡人,他热爱屯堡,热爱地戏,热爱民风民俗。随着新年的到来,“年味”是家里必不可少的气氛,“风俗”是体现屯堡人对节日的热爱。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让“年味”更加浓,陈先松一家便早起准备。曾作为屠户的陈先松捡起来旧活,把自己家养了一年的肥猪宰杀做成了一道道美味的佳肴。
陈先松的妻子杨启芬身穿屯堡传统服饰,在自家厨房里里燃火生灶,桌上的腌菜肉香嫩可口,都是杨启芬亲手跺腌菜,切肉片。腌菜颗颗分明,色泽饱满。蹄膀肉片片均匀,油而不腻。还有屯堡特有的长命菜,寓意着清清白白,长命久久。
蛋卷也是屯堡人过年必备的美食之一,陈先松用调好的蛋液倒入粘满油气的热锅,娴熟的荡着在热火上的铝锅,不一会儿一张张薄如宣纸的蛋皮呈现在记者的眼前。用打好的肉末均匀涂抹在蛋皮上,之后紧紧的把它裹住,过去的屯堡人称之为“裹裹角”。
据了解,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的。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除了吃的,对于屯堡人而言,在新年里还有一样不可缺少的就是屯堡新衣,男女老少每逢新年便要缝制一套新衣,这也是传承了600年的传统。
夜幕降临,穿戴一新的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一起品尝屯堡美食,享受美好生活。岁岁年年,不变的是屯堡人的情怀。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