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因地制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作者:陈奎英 来源:区新闻传媒中心 时间:2019年07月11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更多

          2018年7月,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顺利完成了国务院第三方评估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包括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在内的14个县(区)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进入了巩固提升新阶段。近日,就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如何做好“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工作,确保全区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者走访了部分贫困村,看看他们是怎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

          7月9日至10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天龙镇高田村和羊昌乡龙海村。在龙海村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贫困户袁世海家,他正在忙着搬砖,翻新厨房。

          据了解,袁世海一家5口人,因其父母和妻子都没有劳动力,女儿还在上学,他本人要照顾家里,不能到远处务工。村里考虑其家庭特殊性,2018年聘请了袁世海为村里的林管员,每年固定收入10000元,同时还通过土地入股方式,每年有1000多元的土地分红。除此之外,袁世海还自己种点庄稼,闲暇时间还在周边村寨打点零工,补贴家用。

          袁世海告诉记者,因为他去年当林管员,现在手上有点闲钱,就想着把陈旧的厨房重建翻新一下。龙海村第一书记蒲实告诉记者,袁世海通过土地分红和到村里当林管员等途径逐步实现脱贫,该村有的村民则通过享受特惠贷,学习技能外出务工等方式脱贫。

          王焕杨一家也是曾经的贫困户,一家人凭着勤劳的双手,两个儿子和儿媳外出务工,自己种点庄稼等,年收入近10万元,如今已成功脱贫。“我家享受特惠贷,一年有3200块钱的分红,还有合医的100元。”王焕杨告诉记者,虽然脱贫了,但原先享有的优惠政策还依然享受着。

          羊昌乡龙海村位于红枫湖上游,该村曾经为省级二类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21%,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该村产业发展受限。为确保已脱贫的村民不再返贫,未脱贫的顺利脱贫,该村通过产业链接,加强技能培训外出务工,鼓励村民到基地务工等形式巩固脱贫成果。

          龙海村第一书记蒲实介绍:“针对已脱贫农户,为了使这一部分群体基于稳定,增加收入,我们从三个方面帮扶,一是抓产业帮扶,稳定增加其收入,二是以村为主导,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三是对具有劳动力的农户,进行各方面的技能培训,引导外出务工,提高收入。针对未脱贫农户,我们以产业链接贫困户的形式,实现脱贫,同时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引导外出务工。针对学生教育这一块,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协调企业支持,使这一部分学生正常完成学业。”

          龙海村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该村在巩固脱贫成果中选择了加强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外出务工为主,而与之相反的天龙镇高田村,则鼓励村民到该村发展的各个产业中就近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天龙镇高田村党总支书记朱高学告诉记者:“我们村虽然去年脱贫了,但对脱贫户我们依然政策不减,帮扶力度不减,链接的机制不减,我们把他们的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实行‘农户+土地+公司+合作社’的几种模式,确保土地分红和年终分红,同时鼓励他们到基地务工。”

          60多岁的陈美祥,去年已脱贫,村里还聘请他到养殖场喂猪,一个月收入3000元。高田村为确保像陈美祥这样上了年纪的村民有固定收入,除了保障他享受原有优惠政策外,还鼓励他们到村里的各产业基地务工。

          高田村是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易地扶贫搬迁的典型村,为了确保村民们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该村先后发展起了水产养殖、三七种植、生猪养殖、高标准蔬菜种植等8大产业,平均每天用工200余人,实现了村民的“家门口就业”。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如今的高田村一派朝气蓬勃景象,百余人在高标准蔬菜基地里忙活着,有的拉薄膜种菜、有的除草、有的摘菜装箱。正要装菜苗上车的陈九友是该村未脱贫的贫困户,因家中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其妻常年生病,不能干重活,至今未脱贫,但对于脱贫,他自信满满的告诉记者:“我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陈九友,现在我在蔬菜基地里上班,感谢党,谢政府。我们现在夫妻两个一个月做20天班,100块钱一天。吃不愁,穿不愁,现在过得很好!”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