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露)7月23日,记者走进安顺市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天龙镇高田村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数千亩的基地在蔬菜的装点下俨然成了一片“绿毯”,村民们正在地里采摘即将拉往市场的西兰花,阴晴不定的天气时而下起阵阵细雨,时而阳光明媚。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对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4月份进来务工的,以前村里没什么产业,打工也不好打,现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还是挺不错的。”高田村村民赵梅朴实的脸上满是笑容。
“出门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很多人家穷的叮当响。”这是2014年以前高田村的真实写照。
高田村党总支书记朱高学介绍,高田村位于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天龙镇西北方,有1648户64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4年307户1086人降至目前的12户38人。2017年底,高田村脱贫出列,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3000元增加到2018年的8100元,村集体经济资产达1200万元,村集体纯收入30.38万元,实现了从过去”吃饭望天落雨、找钱靠外出打工”到“住楼房、开小车、家门口就业”的转变。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为了摘掉“贫穷帽”,高田村成立了村社一体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发展食用菌、高山云雾茶、生态鱼庄、水产养殖、林下养鸡、三七种植、高标准蔬菜种植、生猪养殖8大产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2019年2月初,借鉴2018年的冬季充电,利用村民在外务工返乡回家过春节的机会,高田村村支两委召开3000余人的群众大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春季攻势”行动令,纵深农业农村产业革命,紧紧围绕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抓住500亩以上大坝优势条件,高田村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作为脱贫致富的又一“菜篮子”,为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保障。
“让乡亲们相信土里不仅能种粮食,还能‘长金子’,从‘为吃而种植’转向‘为卖而种植’的转变,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革命’,更是一次思想变革的‘革命’。”朱高学说。
村支两委通过走村串户,为农户做思想工作,在30天内,“倒田坎”72公里,迁坟212余颗,入股土地6300亩,1621块地整合成片,实现全村“一块地”的集中化、规模化利用。截至目前,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8000亩。基地种植的蔬菜根据季节和市场需求进行调节,种植西兰花、香芋南瓜、黄瓜、豇豆、毛节瓜等几十种不同种类的蔬菜。主要销往大湾区、昆明、贵阳等地,产销两旺不断鼓起群众“钱袋子”。
同时,引进贵阳市农投集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实现企业发展,农户增收,农民就近就业的“多赢”。农户获得保底分红、年终分红和务工收入,实现从农民向股东和产业工人转变;合作社负责土地集中使用和生产;公司全程负责生产、技术、管理和销售,打通基地与市场的渠道。
高田村村民王井忠说:“我家里有6亩土地流转在里面,现在我在基地里主要做管理人员,每月3000元的收入,我妻子也是在里面务工,村里的人有的开着小车到地里务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
朱高学说,下一步,高田村将与邻近的合旺村、二官村产业相近、位置相邻、资源互补的村之间开展支部联盟,采取“党建+资源共享”的方式,探索土地联发、活动联开,资源联合、平台联用、利益联享“五联”机制,盘活连片集体山林、共享平台资源,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群众增收,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向着更富足的生活、更文明的乡风、更兴旺的产业进发,开启乡村振兴的“高田之旅”。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