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用“高粱秆子”编织“钱袋子”的幸福生活

        作者:梁宁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时间:2019年07月29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更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嘉宁):我们都知道有“国酒”之称的茅台酒享誉世界,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茅台酒用的有机高粱就产自贵州的这个小村庄。簸箕坝村位于贵州省仁怀市大坝镇,不仅是茅台酒用有机高粱的原产地,也是茅台酒的第一车间。7月24日,记者跟随“脱贫攻坚地方行”看贵州线下走访活动媒体团来到了簸箕坝村,探寻该地用“高粱秆子”编织“钱袋子”的脱贫经验。


          簸箕坝村有机高粱示范园 摄影 王嘉宁

          说起以前的簸箕坝村,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赚钱,没有人愿意种地,因为种地一年到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这就导致村子里的土地撂荒十分严重,留守老人与儿童也越来越多。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大坝镇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和全面清零行动,积极发展“一县一业”助推脱贫攻坚。簸箕坝村以茅台酒第一车间为发力点,组建了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核心区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5万亩的有机高粱标准化产业示范园。簸箕坝村利用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设智能育苗大棚、有机高粱质量追溯系统、水肥一体喷灌设施等,使簸箕坝村从贫困落后、土地撂荒的“贫困村”,成为了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和新产业的聚集区。


          有机高粱科技信息中心 摄影 王嘉宁


          簸箕坝村有机高粱科研培育中心的博士工作站 摄影 王嘉宁


          簸箕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洪在接受采访 摄影 王嘉宁

          簸箕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洪说:“我们是合作社+资本+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管理主要是以合作社来管理,合作社实施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销售。” 合作社给予农户每年每亩850元流转费,并将合作社盈利的50%按入股份额进行年底分红。簸箕坝村建档贫困户有407人,目前已脱贫308人,2019年簸箕坝村计划脱贫99人,实现全村脱贫。


          簸箕坝村颗粒饱满的有机高粱 摄影 王嘉宁

          望着田间饱满的高粱,刘玉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9年簸箕坝村共种植有机高粱1200亩,按照亩产300公斤、每公斤9.2元计算,2019年全村有机高粱的产值可达331.2万元。”

          从一粒粒红高粱到一杯杯醇香的美酒,有机高粱一头系着茅台酒的品质担当,一头连着农民的增收保障。簸箕坝村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