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胜成,是安顺市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白云镇平元村村民,这两年来,大家都喜欢叫我“生菜大王”。可以说,在整个安顺,可能只有我这里有这么多生菜,因为每天至少有5000斤生菜从我这里卖往全省各地,一年四季不间断。
其实这些都不是让我最骄傲的,让我最骄傲的是我通过种菜卖,带动了村里10多名留守妇女在我这里长期务工,让她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还能照顾家里。
其实,20年前,我也同周围乡亲们一样,为生计而发愁,去往云南打工,当起了钢厂工人,也赚了一些钱,但我知道,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在打工过程中,我花了几年时间在昆明把种植蔬菜需要的育苗、移栽、喷灌等重要的技术学会。
2014年,我和妻子回老家探亲时发现,我们村里大片土地荒废着,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只剩下老弱妇孺在家。我非常难过,我知道我们村的地都是好地,土质都非常不错,所以看到这么多地荒着,我当时觉得好可惜。
一定要让家乡的土地重新焕发活力,抱着这个想法,我带着在昆明学到的种菜经验和技术回到了平元村,重新扛起了锄头,当起了农民。
2015年10月份,回到家后,我以500元到6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村民100亩土地,并成立了胜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水肥一体化的智慧灌溉系统来实现科技化种植生菜。
没想到种植的生菜长势越来越好,这些速生叶菜生育期大多在40至50天内,一年可以种植六季,复种指数较高。我立即乘势将蔬菜种植基地扩大到310亩,200个大棚,除生菜外种上了白菜、瓢儿菜、青菜等,每年年产值在450万元以上。
在实现自身创业致富的同时,我深知,脱贫攻坚事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有条件了,我也应该出一点力,便积极响应和投身到家乡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把基地里的10个大棚收益的20%用与10户未脱贫户进行分红,与未脱贫户形成利益联结的共同体,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以实际行动为村里的脱贫事业添砖加瓦。
现在,在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每天平均有20余人在务工,一天80元到100元不等的务工费,每个月我开出四万多元的工资,拓宽了村民们的增收渠道。
由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上优异的助力,我的胜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还被评为了安顺市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安顺市蔬菜产业脱贫攻坚“大比武”评比二等奖等荣誉,每每看着这些奖牌,我都倍感骄傲。
如今,只要有空,我都会去云南或其他地方学习新的种菜技术,我知道,只有自己把菜种好了,才能扩大规模,才有更多机会去帮助其他村民。我一定会把菜种好,希望自己能从“生菜大王”向“蔬菜大王”迈进,带动一方村民一起致富。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陶红:示范带动惠泽乡里[ 11-04 ]
下一篇:【我的扶贫故事】明华:本初心做实事 走出本村发展新路[ 11-04 ]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