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我的扶贫故事】苗家脱贫引路人 ——挂多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建明同志扶贫纪实

        作者:章如芳/整理 余兰/ 图片 来源:乐平基层办 时间:2020年11月26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更多

        挂多村是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乐平镇最边远的少数民族贫困村,与毕节市织金县、安顺市西秀区、普定县接壤。全村共840户3673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705人。

        边远、贫困成了挂多村多年撕不掉的标签,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同胞,世代生活在大山,守望着大山,斯拉河岸荡漾着苗家的歌声,歌舞着对党的无限感恩。他们也曾梦想过有一天,彻底改变贫困的面貌。作为一名常年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员,我从未想过会与这样的一个地方结下缘份。

        我叫孙建明,是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民宗教事务局民研室主任,2019年6月,在接到区委派驻到挂多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通知后,便开启了人生中别样的经历和缘分篇章。我是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带领挂多百姓早日脱贫是我的主责主业,一年来,我牢记身份宗旨,深入苗家群众,努力工作、奋力攻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新时代民宗干部的民族情怀和一名扶贫干部的奉献精神。


        筑牢堡垒,让党旗在群众心里飘扬

        挂多村地处斯拉河南岸的斜坡上,初到挂多村时,每天早上看到两岸魏巍的群山悬崖,除了那块印刻着“中共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乐平镇挂多村党支部”的牌子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之外,往日城市中的喧嚣和车水马龙的繁华已然不在,此时的心情犹如肩上的担子一样沉重,但我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压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一定要在挂多这片土地上干出一番成绩的信心,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民族工作的党员干部,我比谁都更了解少数民族同胞心里想的是什么。到任后,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挂多村班子配合不紧密,工作状态不佳,群众时有埋怨,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等原因被列为软弱涣散后进基层党组织,而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一宣六帮”工作职责,帮助建强基础组织,转变工作作风。

         乐平镇挂多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建明组织召开院坝会  余兰 摄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只有组织强起来,才能凝聚群众,攻坚取胜。到村后,我第一时间带领驻村工作组深入走访各自然寨小组长、群众代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找准问题,及时组织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召开座谈会,研究挂多村党组织弱化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整改,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请示乐平镇党委对挂多村主任、副主任进行选举,配齐村级班子成员,选聘了1名民生监督员,1名农村知识青年,培养后备干部3名,发展入党积极份子2名。

        作为第一书记,本人坚持带头加强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不少于1次。通过不断学习,挂多村“两委”成员精神面貌明显改观,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通过组织部门验收,成功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

        敢于担当, 冲锋疫情防控一线

        2020年的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一贯热闹的春节,作为挂多村第一书记,我深知疫情就是命令,从年初二开始,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保卫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防疫阻击战中。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坚持每天走村串户对外来人员情况进行摸排和对防控知识进行宣传。

        针对挂多村与织金、普定、西秀三县接壤的特殊地理环境,人员流动大,加上本村外出务工回家过年的人员多等情况,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驻村人员、各村寨小组长、全体党员及护林员召开了紧急会议,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分别安排在返乡人员摸排、疫情知识宣传和卡点劝返等岗位。通过摸排,挂多有14人是从湖北返乡人员,根据要求实行居家隔离观察。对于这部分人员,孙建明坚持做到隔离不隔关怀,经常与返乡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谈心,疏解隔离人员内心的压力,让他们安心在家,积极配合镇村干部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期间,孙建明(右三)在村口值守

        有一天晚上,我接到华塔组报告说本寨有一位从武汉返乡人员杨某有发烧现象,这可把我急坏了,如果挂多村有人员把病毒带到当地,后果不堪设想,我的第一反映是一边立即到场了解情况,通知发烧人员不能与其他人员接触,密切接触人员也不能外出。一边向乐平镇领导报告,乐平镇第一时间安排卫生院相关同志与其杨某先通电话,问清病情,同时问清离开武汉准确时间,通过医生判断,杨某离开武汉已超14天,属于正常感冒发烧。当接到镇政府电话反馈属于正常感冒发烧时,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虽然这样,但我还是不放心,还是通知杨某第二天一早到卫生院接受检查并隔离观察。

        每天安排完工作后,我都会开上车,带上事先录制好的流动宣传音箱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劝导村民要少串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走亲访友,不打牌聚会,做好个人防护。 挂多村每天白天来往的车辆多,工作任务量大,夜晚车流量相比白天较少,但夜间阴冷潮湿的气候让人难以想象。冷,我们就自己烧火取暖,累,我们就在简易帐篷内短暂休息。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守一线,只为在非常时期,尽自己的所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向党和人民有个满意交代。

        “同志您好,请问您从哪里来?您来这里有何贵干?请出示一下身份证……”。在村里疫情检测路口,冒着严寒,每天认真细致的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逐一排查、信息登记等工作,身上的衣服已经被雨水几乎湿透,旁边还放着一桶未吃完的泡面。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生活物资紧缺。在看到村镇干部值班值守经常为防控工作连饭都顾不上吃的时候,我自费购买方便面、面包等生活物资送到卡点上给值守人员吃。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共同战斗,守护一方百姓平安。

        拨掉穷根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疫情风险降级后,全区将工作重心转战到复工复产与脱贫攻坚上来。我紧紧围绕“一宣六帮”责任,结合村情实际,紧扣“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要求,尽其所能,广泛动员全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挂多村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2018年以来,挂多村虽然同全区一道实现了整体脱贫,但如何巩固提高防止返贫是最大困难问题,要巩固提高最关键的如何增加群众收入。为此,在挂多村的扶贫工作中总会看到一个身影,提着连心袋,拿着笔记本穿梭于各个村寨,遇人便问,你是本村的吗?目前家里有几口人,都在做什么呀,家里目前还有那些困难.....这就是我在扶贫工作中的一部分,对全村所有贫困户进行入户摸排,掌握贫困家庭成员组成情况。目前存在的困难,认真制定解决方案,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乐平镇挂多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建明在给村民讲解脱贫攻坚政策  余兰 摄

        有一次,我在华塔组走访,路经贫困户陈丞家,家中正好有人去逝,便上前询问家中情况,原来陈丞母亲病逝,陈丞和弟弟陈相还在福建务工未回,家中只有爷爷奶奶和3岁的侄子,家庭经济困难,面对此情此景,我马上从兜里拿出身上仅有500元钱给陈丞的爷爷,并安抚他,家庭困难是暂时的,你们先想办法把人安葬了,随即拿起电话马上通知村“两委”马上到村委开会研究该户家庭困难问题,通过会议及时向镇社会事务办申请到临时救助金3000元。在得知谷尺组杨佑福家有1名残疾人,我立即与区残联对接并并亲自开车带上该残疾人到残联及时办理残疾证,申请残疾人补助,申请残障车。通过摸排,挂多村贫困人口705人中,有381个劳动力,通过与人社部门对接与贫困户交心谈心,成功引导外出务工近300人,实在无法外出务工的,鼓励在家发展种养殖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乐平镇挂多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建明与村民交流果树种植技术  余兰 摄

        要持续解决脱贫,靠山吃山,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是根本。面对挂多村地处偏远、土地贫脊不适合种植庄稼的情况,我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协调流转土地110亩种植花椒,流转土地200亩种植青熟饲料。在得知2018年种植的190亩脆红李无资金进行后期维护管理的情况后,主动与区林投公司对接寻求支持,通过多次洽谈,成功签订协议由林投公司投资合作经营。一年来,争取协调到各类项目资金157万元,为挂多村安装路灯120盏,修建产业路2700米。如今,挂多村村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户增收渠道有效拓宽,扶贫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来挂多村时间不长,但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的民族干部的优良作风,为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送去了党的福音,为苗族贫困山区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