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我的扶贫故事】张洪瑞:扶贫战线争朝夕 不负韶华践初心

        作者: 来源:众望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01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更多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张小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转眼我到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白云镇花柱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已近一年,回想这一年来的扶贫点滴,虽有辛苦,但每每想到花柱村一年来的每一步蜕变都有我的参与,内心便会感到满足。

          我叫张洪瑞,今年30岁,于2019年12月11日到花柱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花柱村刚摘除贫困村的帽子一年时间。

          张洪瑞走访农户(中)受访者供图

          怎样巩固脱贫成效?如何推进脱贫攻坚及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刚接到组织的派遣通知,我的脑袋里便涌出这一串串的问号。

          为了尽快为心底的一系列问号找到答案,刚到花柱村的第一个月的时间里,白天,我和驻村工作组的战友挨门逐户进行走访,认真倾听村民诉求,全面了解花柱村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晚上回到寝室认真梳理,分析制约花柱村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制定解决阻碍花柱村发展的具体措施,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组织召开院坝会(左)受访者供图

          通过走村串户,我发现,虽然花柱村已经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但当地村民依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对进一步发展致富有着强烈的愿望。

          既然村民有了发展的诉求,那就把他们的诉求当成大事来办。修建硐口组蓄水池,挖通硐口组至野龙山的机耕道,为老米洞组村民修建活动广场,规划接下来即将启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宽通组主干道,打通花柱村外环路……

          这一年来,伴随着当地村民的发展诉求,花柱村的变化不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基础设施上的完善,看着花柱村一条条通组公路和机耕道交错纵横。我知道,花柱村通的不仅仅是道路,更是打开了发展思路,当地村民致富的信心和发展的决心更足了。

          花柱村400亩的金丝皇菊产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受访者供图  

          既然产业路跟村民的思路两条都打通了,产业这条路也不能拖后腿。但花柱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注定了产业可选择性较窄,怎样选择合适的产业成了最大的难题。经过与其他村干部的反复研究、商讨,今年5月,我们决定将花柱村原有的100亩金丝皇菊扩种至400亩。这个决定是任务、更是担当,犁地、陇厢、铺膜、栽种、剪枝、除草、施肥……原本不熟悉农业的我,在不断的参与中,逐渐成了半个农业专家。

          今年10月中旬,花柱村400亩的金丝皇菊终于怒放,不仅让当地村民能够就近就业,还由于连片种植,颇有看点,花柱村也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金丝皇菊网红村,每天前往基地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瞄准商机,摆起了摊点,收入也增加了。

        花柱村400亩金丝皇菊种植基地 受访者供图  

          300多个驻村日夜,我吃住在花柱村,与村干部一起谋发展,同村民们共同想出路,努力让花柱村的产业稳固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看到村里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作为村支书,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下一步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把花柱打造成为撬动天龙屯堡和邢江河旅游的支点。同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将花柱村打造成为农旅结合的示范点,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张小维
        一审:张露
        二审:陈泽赟
        三审:谭力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