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34个都市圈:哪个经济实力强,哪个发展潜力大

        作者: 来源:中国财经 时间:2019年03月27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更多

          都市圈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都市圈发展的两个阶段目标:一是,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二是,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中国都市圈发展现状以及前景究竟如何?中国有多少都市圈?各大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区域内联系强度如何?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对此提供了全景式扫描。

          34个都市圈发展空间仍很大

          在都市圈范围方面,报告建议,在中心城市1小时通勤圈的基础上,选取与中心城市日平均双向流动人口占市域总人口比重在1.5%以上的城市,作为都市圈的外围城市,中心城市加上符合标准的外围城市,即为该都市圈范围。

          按照此标准,在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情况下,全国共识别出34个中心城市都市圈。

          这34个中心城市都市圈,总面积约为23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比重的24%;总人口约为81590.5万人,占全国比重的5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77.8%。

          报告撰写成员、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卢庆强对第一财经分析,当前我国达到成熟型都市圈标准的仍是少数,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培育型都市圈。

          按照1小时交通圈范围测算,81%的都市圈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km2。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人口密度位居前四,最高的上海都市圈人口密度为4200人/km2,仍低于东京人口集中地区8700人/km2的人口密度;南昌都市圈仅为810人/km2,昆明仅为730人/km2。分别为上海的19%和17%。

          从都市圈的经济密度看,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的地均GDP位居前四。其中,最高的深圳都市圈为1.7亿元/ km2,低于大伦敦地区(14.8亿元/km2)、东京都市圈(6.6亿元/km2)和纽约都会区(3.4亿元/km2)。

          目前我国81%的都市圈地均GDP产出不足5000万元/km2。武汉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分别为3195万元/km2和2076万元/km2,仅为深圳都市圈的19%和12%。

          “我国都市圈需要补足的短板比较明显,但这也说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卢庆强说。

          都市圈内部联系待加强

          总体上看,目前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周边外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根据2017年数据测算,在人口联系方面,超过85%的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每天平均人口流动规模不足8万人次。

          其中,深圳、北京、广州位居前三。规模最大的深圳约为12万人次,低于东京都市圈内三县平均向东京都每天通勤的人口规模(86万人次);最小的大连,仅有1.7万人次。

          在经济联系方面,71%的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企业互相投资规模不足50亿元。其中,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前三;最高的上海约为399亿元;最少的呼和浩特为3亿元。

          以武汉都市圈为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目前武汉这个中心很大,资金、人才等要素仍在往武汉集聚,比如大学生毕业留在湖北的,主要就在武汉。

          我国都市圈加强内部联系方面,卢庆强提供了几点建议:

          一是要有完善的交通通道;其次,要破除行政壁垒,比如社保、就医挂号等,形成同城化处理;第三,调整都市圈内部产业、人口合理布局,既顺应人口向大城市地区集聚的态势,又能解决大城市病等问题。

          长三角、珠三角最成熟

          卢庆强告诉记者,发布报告的目的,不是为了给都市圈排名,而是要反映各都市圈在相关指标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可提升的空间以及可补足的短板。

          由于涉及范围重叠,报告将已经连片发展的都市连绵区作为一个整体测算评估。因此测算单元是29个都市圈/都市连绵区。

          例如,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内部的上海、杭州、南京都市圈已经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珠三角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因此,这些都市圈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是单个都市圈内部统筹协调问题,而是整个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问题。

          报告综合评价包含了都市圈发展水平(0.3权重)、中心城市贡献度(0.3)、都市圈联系强度(0.3)和都市圈同城化机制(0.1)四个方面。

          在都市圈发展水平方面,又包含了经济实力、人口集聚、创新能力、公共服务、交通设施共5个二级指标。

          各都市圈按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级,即成熟型都市圈、发展型都市圈和培育型都市圈。

          总体来看,我国都市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得分最高,属于成熟型都市圈(都市连绵区),是第一层级。

          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处于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城市的城镇密集地区。这一地区已形成经济总量大、城镇高度密集、城镇间联系紧密的都市连绵区,综合发展质量位于全国首位。

          发展型都市圈共有16个,其中首都都市圈在发展型都市圈中排名首位,但总体发展水平仍低于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和珠三角都市连绵区。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