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粽香传真情 端午将至屯堡人家包粽忙

        作者:张恒新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11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更多

          填糯米、放腊肉、裹粽叶、绑好线……临近端午节,包粽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6月10日,在bet3365官方手机_365bet线_线上365bet注册区天龙镇天龙村,当地村民们身着屯堡服饰围坐在大圆桌上一起包粽子、吃粽子。

          走进一户村民家庭院内,记者看到,当地妇女们心灵手巧,粽叶在手中折叠,填料、扎线,一眨眼,一个呈三角状的粽子就包裹好了。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包着手里的粽子,洋溢着浓浓的端午节氛围。

          在房屋上,一串粽子高高挂起,在屯堡人的习俗里,包出来的第一串粽子煮熟出锅后,不能吃,要高高挂在屋檐上,俗称“状元粽”,听闻当地村民介绍,“状元粽”寓意、蕴藏了美好的希望,象征屯堡人的后代学子步入青云,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叫配香包,屯堡人习惯在端午节为一岁以下的小朋友缝制一只小香包,由家里的长者绣出不同的配饰并点上雄黄给家里的孩子戴上,给孩子预防疾病,并送上祝福的话语,保佑他们平安。香包上放了几个小铜钱,是让孩子有福气,辟邪,让他健康成长。

          粽子在式样上有三角粽、猪仔粽、枕头粽。“我们每年过端午节不止有包粽子,还有其他活动,门上挂艾草、院里洒雄黄酒,驱除虫蚁,祛病消灾,还要祭先人,……”天龙镇天龙村村民王明秀介绍,现如今的屯堡人都是数百年前从江南迁来的驻军后代,六百年来,他们依旧保持着明代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习俗。

          天龙屯堡古镇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展现“大明遗风”的人文景观,是典型的屯堡古镇。依托贵州人文名片——传承600余年的天龙屯堡文化载体,通过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传统习俗等,充分展示大明王朝时期江淮地区汉族文化在黔中地区的传承、演变、繁衍,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唯一性的文化遗产资源,被人类学家称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

          屯堡人的端午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着祖辈流传下来的风俗和仪式,这不仅是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 没有相关内容!